春耕正当时 智慧农业助力增收“加速跑”
随着气温回暖,眼下,正是湖北黄冈浠水县稻田平整、早稻育秧的关键时期。春分前后,浠水的春耕都有哪些新变化?
总台记者 凌姝:由于浠水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所以六成左右的田块都处在丘陵地带,跟平原地区成片的农田不同,这里的农田田块面积小,而且田块之间有坡度,所以春耕的土地平整极为重要,如果土地平整没有做好,在后续的农业生产中,就很容易产生高的田块缺水、低的田块淹苗等情况。
我身后的这片土地上,正在作业的就是配备了北斗智能检测终端的激光平地机,它也是在今年春耕首次在浠水使用的智能农机。可以看到,借助田块旁边的激光设备校准,平地机在作业时能够更加精准调整角度,削去高地,填平洼地,让原本存在高低差距的田块平整起来。往年,这样的平地工作一般由挖掘机进行,只能依靠人工感觉判断,今年,依靠新技术,这块原本落差有50厘米以上的田块,高低落差可以控制在5厘米以内。
除了单个农田更平整了,今年的春耕,智慧化的管理方式也更新了。我们现在看到是周边1500亩农田的实时监测地图,这些农田被划分为了500块左右的地块,这每一块农田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数字身份证,通过这些实时数据,哪块田用什么农机也更加精准。
土地整耕好了,还要有好苗子栽种才行。农田边的育秧流水线也在加足马力作业,这就是育秧盘上的育秧土了,摸起来很湿润,它是由晾晒后的泥土打碎,加入了壮苗剂和机制土搅拌而成的,相当于是给早稻的种子提前做好了营养餐。在这条流水线上,垫土、浇水、播种、覆土都能够迅速完成。每隔六秒就能下线一盘早稻的育秧盘。
在流水线下线之后,育秧盘就会被送到我身后的这座育秧工厂了,在这里,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的浓度都可以实现智能监测、远程调控,让早稻秧苗能够在春季生长期不惧气温波动,快快长高。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的大田育秧,这样育秧能够缩短10天左右的时间,我们现在看到育秧盘有的已经微微泛绿了,再过15天左右,壮实翠绿的秧苗就将在这片农田种下,为丰收打好坚实的基础。
西兰花迎来丰收季 科技助力增收
这两天,浙江省长兴县虹星桥镇港口村的1500亩西兰花进入集中采摘季,此刻,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当地的西兰花收成如何?
总台记者 夏周:在蔬菜种植基地内,这一大片总共有1700亩土地,其中1500亩种植西兰花,早上不到七点就开始了今天的采收。在我的身后,村民们穿梭田间,手起刀落间,一个个半球形的西兰花花球就被剥离出来,装进框里。
如何采收西兰花,首先得会“看”!你看这株,它的主花球长到了10cm以上,花球上的粒籽还没有开散,花球紧实,色泽鲜绿,这就代表着西兰花达到了采摘食用的最佳阶段,得“抢收”了。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握住西兰花花球,采摘时花球周围可以保留一些叶片,花球下部保留一段儿花茎一起割下,这样可以保护花球。今天在现场,一共有30多位村民在进行采收,一天时间可以采收大概8万斤西兰花,经过分拣、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市场。
在西兰花底下还铺设了这样的软管贴片,软管贴片的另一端连接的是一个智慧化的“水肥一体化”操作系统,它通过基地周边的“多功能气象站”提供的实时气象信息,去核算水肥的用量,通过手机直接控制,再通过这样的贴片软管让水分和养分精准地输送到每一株西兰花。这套系统还大大节省了人力。举一个例子,要给1500亩西兰花施肥一次,大约需要1000个人耗时一天时间,而三套“水肥一体化”系统不用一天就能完成。
这个基地采用的是“粮菜轮作”模式,收完这季晚熟西兰花之后,4月到8月会种植水稻,收成后8月到11月又会种植西兰花,采收之后的12月初到次年5月初又会种植小麦,以此类推在两年的时间实现粮食和西兰花的五次轮作。让曾经的“农闲田”变为了“效益田”,传统的水稻加小麦的亩均产值2800元,而如今亩均产值达到了一万元左右,实现了“一年多季”“一田多收”的目标。
转发自来源;央视新闻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