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农业 这里的农田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3日电(朱源)近日,四川富顺县乡村振兴重大项目——4万亩高标准农田稻浪翻滚、稻香醉人,今年秋季迎来了大丰收。该项目通过打造智慧农业样板,为当地乡村振兴走出了新路子。

  2023年11月,在川央企中铁科研院正式启动富顺县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配套特色产业,并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导入产业资源,打造全产业链、高附加值的国家级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区,致力探索乡村振兴“富顺新模式”,以科技力量来带动当地百姓增收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田间一片丰收景象。中铁科研院 供图

田间一片丰收景象

 

  田间管理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据了解,富顺县主要生产水稻,在中铁科研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示范运营的古佛镇339核心区,项目团队前期优选高端水稻品种,致力于打造出有机稻谷,并加工成富含米油等营养物质的高端绿色无公害原胚芽米,大幅提升农产品价值。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项目团队构建农业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体系,推动富顺农业全面普及信息化。该技术不仅能够精准施策,依托土壤信息监测系统实现测土配方施肥的极致精准,大幅削减化肥农药用量,守护一片“绿水青山”;更以智能节水灌溉与病虫害防控并举,农产品品质跃上新台阶。该技术体系依托智能APP系统,构建起田间管理的“千里眼”与“顺风耳”,种植户轻触指尖即可掌握全局,劳动力成本显著降低。

 

  在牵头运营的高标准试验田里,项目团队率先尝试低空经济领域中的智能无人机自动化播种作业技术,运用无人机进行点射播种,巧妙应对了传统播种中种子易遭鸟类啄食及水流冲刷导致的发芽率低等问题。

 

  智能无人机自动化播种作业。中铁科研院 供图

智能无人机自动化播种

 

  当前实验阶段,已验证该技术运用下的水稻种子可按预期发芽、出青;下一步,针对富顺浅丘地形,项目团队还将研发运用低空经济下的自动化除草及收割技术。

  针对富顺的浅丘耕地,传统的北方大型播种与收割机械在此难以施展,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进程。项目团队精准把脉中稻与再生稻生产瓶颈,通过优化土地整理技术,确保种植笔直如一,减少收割时的转向与碾压损耗。同时,巧妙融合宽窄行种植理念与专用收割机设计,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前提下,显著提升收割作业精度与效率。

  开辟“央地民”合作新模式

 

  据介绍,富顺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显著促进了当地就业增长,直接或间接创造就业机会,提升村民收入并吸引人才回归,增强了地区经济活力;通过农业历史博物馆、农文旅项目和“土特产”公共品牌打造,将极大丰富乡村文化内涵;通过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农村面源污染深入治理,乡村生态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将迎来根本性变革,从依赖单一的农田劳作转变为土地流转收益与产业工人薪酬并重的双重保障模式,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开辟“央地民”合作新模式。

 

   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可以监控田间的各类数据。中铁科研院 供图

 

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可以监控田间的各类数据

 

  未来,中铁科研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将创新性地激活闲置资源,打造“一馆四中心”,构建现代农业应用新场景,为“三农”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服务。

  其中,“农科驿站”精准对接农业生产需求,促进科技兴农;“农村金融中心”助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破解资金瓶颈;“农业科教中心”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人才活力;“农业历史博物馆”与农文旅项目融合,活化乡村文化记忆,促进文化传承;“农产品销售中心”则精准营销富顺特色土特产,强化地理标识品牌效应,打造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转发自来源;中国新闻网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